凝心聚力谋发展 实干担当谱新篇

学校召开2025年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大会

为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关于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工作要求,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融合发展,7月14日,学校召开2025年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大会。会议在黄岛校区主报告厅设主会场,黄岛、市北、临沂三校区设多个视频分会场。党委书记杨赟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凯作工作报告,全体教职员工2000余人参加大会。

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积极构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环节、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以人才队伍为关键支撑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全面传达和深入解读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路径举措,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会上,张凯作题为《认清形势、洞察趋势、顺应时势,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推动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工作报告。报告系统总结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面对的形势任务和存在问题,传达和解读了学校聚焦关键领域、系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张凯指出,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教育教学、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持续向好发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不断涌现新成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断取得新突破,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人才队伍建设成效不断增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注入了强劲动力。下一步,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砥砺奋进、开拓进取,谱写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建设新篇章。一要以科学谋划重塑发展新格局。要锚定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建设目标,明晰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并贯穿“十五五” “十六五”发展规划核心任务,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加快建立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和人才培养机制,用长远眼光谋划学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二要以深化改革激发办学新动能。要坚定不移推进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校院二级管理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主动走出“舒适区”,用好资源配置“巧实力”,充分激发办学活力,内外协同、全面发力,提升工作效能,推动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责任意识和工作局面。三要以改革发展写好民生新答卷。主动对接社会需求,重点推进一系列民生工程,真心实意为师生员工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加强条件建设和民生福祉,注重发展成果由师生充分共享,切实提高教职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着力建设一个让广大师生真正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青岛理工。

党委副书记车景华,副校长金祖权,党委常委、副校长陈连军、陈韶娟、岳丽宏、苗吉军紧紧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融合发展,从不同角度系统阐述了“一融双高”、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战略构想。会上,13个教学院部负责人汇报了深化教育科技人才改革、推动校院高质量发展情况。

杨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在学校全力建设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的关键时刻,召开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大会,是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认真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筑牢学校高质量发展根基的必然要求。一要全面深刻把握学校当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锚定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建设目标,聚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核心领域,高效高质量编制好校院两级“十五五”发展规划和系列专项规划;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注重内改外联,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构建“学科筑基-科教融通-产教互促”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形成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共进的良性生态。二要营造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要持之以恒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提升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昂扬向上的良好宣传舆论氛围、长治久安的校园安全稳定局面,把党的领导贯穿融入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各方面,让推进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聚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一致目标。三要凝心聚力开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坚持系统思维、加强全局谋划,坚持干字当头、突出成果导向,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落地见效,探索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理工特色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路径,切实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杨赟强调,学校正处于赶考与补考任务叠加的特殊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全校上下一盘棋,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向解放思想要活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质量考核要压力、向学科专业要实力、向干部教师要潜力、向精诚团结要合力,全力以赴实现“滚石上山”难中求成、“爬坡过坎”稳中向好,不断开创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建设新局面。(撰稿、摄影:宣传部;审核:钱均、董兰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