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从“2017年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交流中心‘照明与节能’研究生学术论坛”传来喜讯,三篇由我校建筑学院于红霞老师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创新研究团队完成的论文获得了“优秀学术论文奖”,建筑学院被授予“最佳组织奖”。
据了解,此次论坛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大连工业大学承办,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绿色照明科普基地、大连市光源与照明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协办。建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侯方高、建筑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副教授于红霞以及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团队代表商钰淇、刘堰冬同学受邀参加论坛。
此次论坛旨在推动高校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论坛主题“照明与节能”内涵丰富,涉及材料、控制、机械、建筑、艺术、设计、光学、电子、通讯计算机等众多领域,鼓励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据了解,论坛吸引了全国高校共54篇高水平的相关研究成果论文参加优秀论文评选。我校建筑学院于红霞带领的三个由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创新研究团队完成的三篇论文获得了“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篇学术论文分别是:《基于里院光环境的节能改造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商彤、商钰淇等)、《宏村古村落光环境保护与改善策略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况赫、刘堰冬、李常红等)、《基于自闭症儿童心理特征的绿色健康照明研究》(团队主要成员盖文慧、王林琦等),本次获得“优秀学术论文奖”的论文将优先推荐至《照明工程学报》、《大连工业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建筑学院被授予“最佳组织奖”。
大会开幕式由大连工业大学光子学研究所创始人邹念育教授主持,于红霞副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做了题为“青岛优秀历史建筑与光环境实验”的现场报告,并与在场的数位嘉宾共同进行了“照明与节能”互动沙龙,嘉宾们对建筑、照明等领域以及教学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论坛吸引众多研究生和本科生,现场气氛热烈。
建筑学2017级研究生商钰淇、建筑学2015级本科生刘堰冬作为我校学生代表分别在大会上做了参赛论文的主题报告发言。值得骄傲的是,获奖的三篇论文中,其中两篇以本科生为主的论文能够在众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中脱颖而出,充分代表了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创新成果的水平。另外一篇关于青岛里院光环境的研究是于红霞带领的研究生团队在青岛里院保护与改造方面的研究成果。
建筑学院师生还受邀参观了大连工业大学光子学研究所,参观了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等十余个重点实验室,在座谈会上两校师生进行了经验交流,并就双方未来的课题交流、项目合作、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和联合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论坛不仅展现了建筑学院师生卓越的建筑物理实验创新水平,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为两校在今后“建筑与照明”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培养更多的人才奠定殷实基础。


